壹定发拍案
近期经常接到一些朋友的咨询,家长给孩子报班交了学费之后,培训机构却突然“跑路”了,退费维权的问题让他们不知所措。 每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的夙愿,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,为了孩子能够顺利地考上一所大学,为了孩子能够过上好的生活,勒紧裤腰带给孩子们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,希望孩子能够提高学习成绩,可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。 2021年7月24日,中央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“双减”政策),对学科类培训机构在上市融资、机构属性、收费、内容以及上课时长均作出明确规定。而双减政策的文件下发后,校外教育培训机构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结构的转型,不少机构为应对转型选择了裁员、缩小服务内容范围,但有些培训机构直接“卷款跑路”了,多名家长被坑,退费无门! 教育培训机构跑路之后,他们是否涉嫌构成犯罪呢?直接民事诉讼可以打赢官司,能要回来钱吗?是否可以进行投诉? 官方观点 1、培训机构跑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。一般而言,培训机构是在正常办学,只是因为疫情影响等原因,导致无法继续经营,这种情况下,是不会构成犯罪的。但如果培训机构在即将关停的情况下依然大肆宣传续费、囤课,存在虚构正常经营的事实,使消费者产生错误认识购买课程,具有非法占有目的,符合我国《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六条关于诈骗罪的构成要件,消费者可以向公安机报案,以便更好地追回损失。 2、直接进行民事诉讼。从民事诉讼的的角度而言,法律关系非常简单,家长和培训机构之间存在服务合同关系,家长缴纳了相关学费,培训机构没有提供相应的课程,这种情况下,培训机构应当办理退费,并承担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。 但是,胜诉之后还需申请强制执行。培训机构多是以公司名义办学,很多公司基本上名下没有什么资产,场地都是租的,人员都是雇的,可能官司赢了之后,执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。 3、可以向监管机构投诉。作为一名消费者,可以通过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、反映问题,要求其对违规机构进行监督、责令改正。根据相关法律规定,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自收到消费者投诉后,会予以处理并告知投诉人。再者,适值“双减”政策逐步落实,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,专门负责指导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,拟订校外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。家长可以通过培训机构所在地的政府投诉热线,向相应的校外教育培训监管部门反映情况,在要求涉案机构承担行政责任的过程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 律师建议 家长们在选择报名时要注意教育机构的相关资质,谨慎选择培训机构、谨慎缴纳培训费用,并签订正规的培训合同,同时注意索要合同、发票等,如果出现纠纷,可以有效地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 参考法条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,应当承担继续履行、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。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